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冬至丨冬至已至 春归有期

(文/星河时代工作室 图/星河时代工作室)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。一候蚯蚓结: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体,静候温度慢慢回升,生命,坚韧又顽强。

二候麋角解:雄麋鹿骨化的老角开始脱落,随之又长出新的犄,褪下昔日风霜,诞出明日希望。

三候水泉动:冰封的水面下,泉水仍然流动不息,静谧与灵动,在这里交融。

一、历史渊源

冬至有“日南至”之称,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。

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、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。

冬至是一个吉日,如《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

自古以来,冬至是一个“大”节气。冬至的至阴,意味着阳气始生,这是四季轮回的的拐点,是一件喜事。因此也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

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,你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吗?

故事还得从医师张仲景说起,他是南阳稂东人,著作有《伤寒杂病论》,集医家之大成,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。

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,访病施药、大堂行医,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。

其返乡之时,正是冬季,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,饥寒交迫,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,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,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“祛寒娇耳汤”医治冻疮。

他把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,然后将羊肉、药物捞出来切碎,用面包成耳朵样的“娇耳”,煮熟后,分给来求药的人。

每人两只“娇耳”、一大碗肉汤。人们吃了“娇耳”,喝了“祛寒汤”,浑身暖和,两耳发热,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。

后人学着“娇耳”的样子,包成食物,也叫“饺子”或“扁食”。

冬至吃饺子,原来是不忘“医圣”张仲景“祛寒娇耳汤”之恩。至今南阳仍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谣。

二、传统习俗

01.画九

所谓的画九,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。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载:“冬至日,画素梅一枝,为瓣八十有一。日染一瓣,瓣尽而九九出,则春深矣,曰九九消寒图”。“九九消寒图”有三种图式,分别为文字、圆圈、梅花三种。

02.酿米酒

传统的姑苏人家,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,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,加入桂花酿造。

03.吃汤圆

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。“汤圆”是冬至必备的食品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“圆满”,冬至吃汤圆又叫“冬至圆”。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”。

04.吃饺子

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习俗。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。

三、养生锻炼

冬至迎来最寒冷的天气,要注意防寒保暖,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。

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按照中国人的习惯,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,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,冬至前后是人们开始进补的最好时间。

起居:应早睡晚起。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,晨练时间不宜过早,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,或使原有疾病复发。

食补:俗话说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在冬季应恰当选择既美味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。温补类食物,如龙眼肉、荔枝、饴糖、扁豆、山楂、胡桃等,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易上火。

平补类食物,如莲子、芡实、苡仁、赤豆、大枣、银耳等,这些食物既无偏寒、偏温的特性,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。

滋补类食物,如木耳、黑枣、芝麻、黑豆等,具有滋阴益肾、填精补髓的功效。









返回顶部